close


書名:搖滾記
作者:巴布‧狄倫
譯者:吳貞儀
出版社:大塊文化出版公司

【聯合報/曹志漣/作家】

閱讀巴布‧狄倫的自傳《搖滾記》,是從文字學習「聽」的深刻經驗。

自傳的時序大幅來回跳動:始於狄倫1961年二十歲第一次簽下唱片約,場景拉開,他初到紐約尋找演唱民謠的機會;忽然二十年後1989年專輯Oh Mercy的錄製瓶頸;倒回離開老家明尼蘇達州前的那段日子,第一次聽到1930年代伍迪‧蓋瑟瑞歌聲的靈魂撼動;最後切回簽約前後時光,結語在年輕的他經過一番追尋有了明朗方向感時,對人生的觀感:世界不是由上帝也不是由魔鬼掌管。

確實,狄倫的世界是被他的強力想像、直覺一步步創造出現的。他始終如一的熱情使命──音樂中的民謠──是這世界的中軸重心。「我突破的方式是在民謠樂上做簡單的改變,並加入新的意象和態度,使用新穎的文句和比喻,並且融合傳統風格,把民謠演化為無人聽過的嶄新面貌。」民謠傳統派批評他,但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「不會撤退」。從「垮掉的一代」時空,穿過1960的動盪,心無比開放,他以自己的獨立精神變化前進。

狄倫四十年不墜的名氣在書裡寂靜無聲。那是外在的,連同政治、流行,在回憶裡沒有書寫的重要性。而人生裡最響亮的,是影響、震動、改變他的種種發自內心的聲音。「我不敢相信蓋瑟瑞竟如此洞察世事。他那麼詩意、剛強又富有節奏感。他的音樂威力強勁……他會隨興強調某一字最後一個字母的音,而那個音就會猛力劈下來。」如此的頓悟,傳記裡記錄多起,包括從創作瓶頸中掙脫,如何聆聽、謙虛、學習、比較、檢討,他是這樣在做音樂。

從文字讀到這麼多陌生樂手的動人音樂,自然想聽到真實的歌聲片段。然而訝異地,文字讀起來完全可以理解的感動,當用耳朵去聽時,藍調與民謠風木飄搖的蒼涼,是那麼陌生而遙遠。所有形容通體精神變化的說法全能體會,但真去「體會」導致變化的音源時,隔閡感卻如牆顯影。原來,感官和被文字主宰的理智是說著不同的語言。我們的感官其實極其主觀,被成長的文化和個體「體質」所局限,在「悅耳」的標準上,已有了自己的接受度。就好像,吃著「讀到的」美食時,往往不覺其美。或觀賞「讀到的」好戲,也不覺其妙。

然而狄倫的書可以幫助改造感官,他是從音樂的內部「看到」音樂。當年輕的狄倫和朋友一起聽羅伯‧強森(1911-1938)的唱片時,朋友認為強森沒有原創性,歌曲都是複製自他人,但狄倫卻認為他把原創發揮到極致。這便是理性和感性的距離。朋友因此和強森擦身而過,而狄倫卻可以從音樂中「像有個鬼魂進了房間,出現令人害怕的幽幽身影」。他的視野因此更加擴大;順著他的視線,我們或能從「看到」那「聽不到的」而「聽到」原本體會不出的。

【2006/12/04 聯合報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九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